聂士成像(苏州图书馆藏清代名人画像)
聂士成,字功亭,安徽合肥人,晚清爱国将领。同治元年由武童生投效庐州军营,初隶团练大臣袁甲三部讨捻军,同治元年八月补把总。同治二年(1863年)改隶李鸿章的淮军之刘铭传部,先后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自把总累升至记名提督,赏力勇巴图鲁勇号。 光绪八年,聂士成随铭军刘盛休部办理直隶河工出力受褒奖。1883年(清光绪九年),中法战争爆发,次年10月,法军攻占台湾基隆。督办台湾军务大臣刘铭传求援,1885年3月,他主动请战援台,精选铭军一营、盛军一哨共官兵850人乘英国轮船“威利”号,由山海关风神庙海套浮海南下,在台湾南部卑南登陆,赶赴台北与刘铭传部并肩作战。光绪十一年,中法战争结束后,因功以海疆总兵交军机处记名简放。同年还北洋,统领庆军驻扎旅顺,任亲兵新左营管带官,参与修建旅顺要塞工程。光绪十七年(1891年),海军大阅礼成,上谕赏给头品顶戴;同年调统芦台淮练诸军,不久,奉命镇压热河朝阳金丹道起义,率军攻克贝子府,擒斩首领杨悦春,赏黄马褂。 1892年3月,因前功换赏巴图隆阿巴图鲁勇号,5月,补授太原镇总兵,仍驻芦台,统领芦台淮练诸军。1893年,因见日本、沙俄窥伺东北、朝鲜,主动请求踏勘东三省边陲地形,测绘山川险要,带领天津武备学堂学生冯国璋、张祖佑等数人,沿黑龙江乌苏里江一线中俄边境勘察,考察漠河金矿,经瑷珲、海兰泡、黑河、伯力,直至双城子、海参崴,冒零下三四十度的严寒,卧风雪,历时半载,经由朝鲜北部咸镜道入朝,沿朝鲜东海岸游遍元山海口,直至汉城折返经平壤回国,行程2.3万余里。此行所见所闻以日记图表形式汇成《东游纪程》一书,呈送朝廷,为巩固国防献策,成为当时很有价值的军事地理文献。 1894年6月,朝鲜爆发东学党起义,应朝鲜政府之请,聂士成奉命随同直隶提督叶志超统兵2000人赴朝鲜平乱,驻牙山。7月,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偷袭击沉中国运兵船“高升号”,同时从汉城出动陆军进攻牙山。聂士成根据敌众己寡、地形不利防守的情况,建议叶志超主动将部队撤至公州、成欢,利用成欢有利地形伏击日军。他和叶志超各率所部退守成欢、公州。在优势日军的进攻面前,他利用有利地形设伏,给日军以重大杀伤。但因寡不敌众,引军撤至公州。此后,中日两国政府正式宣战,他率部绕过汉城,取道忠州、金化,艰苦跋涉一个月,与入朝参战的平壤大军会合。平壤战役前夕,聂士成请求回国募兵,行至义州时又奉命返回平壤,行至安州时得知平壤失陷。聂士成随军撤回国内,参加鸭绿江江防虎耳山战斗。日军突破鸭绿江防线之后,聂士成扼守辽阳摩天岭。利用山高路险,设疑疲敌,雪夜奇袭连山关,继击分水岭,阵毙日中佐富冈山造,杀敌甚众,以战功晋直隶提督。 甲午战争后,还驻芦台,以自己的功字十营为骨干,奉命从驻防淮军内,选练马步队32营,编为武毅军,仿照德国营制操法,编订《淮军武毅各军课程》作为训练教材,创办开平武备学堂,用近代军事知识教育军官,训练士兵,收效显著。 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聂士成两次展觐入朝,蒙恩赏紫禁城骑马,颁赐珍物。光绪二十四年冬,聂士成奉命总统直隶淮练各军,二十五年二月奉上谕:聂士成训练武毅军公忠笃实,办事认真,著交部从优议叙。 甲午战后,清政府开始收归军权,创立武卫军,光绪二十五年二月二十日(1899年3月31日),改聂士成所统30营武毅军为武卫前军,驻扎芦台。武卫前军成为京畿清军精锐主力之一。 1900年,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直隶(约今河北)迅速发展,义和团仇视外洋事物,沿途烧毁铁路电线,聂士成奉旨保护北京至天津间铁路和电线,因义和团执意破坏铁路电线,聂士成在廊坊一带大杀义和团,遭义和团忌恨。旋八国联军入侵,清廷令其率部保卫天津,继而在天津抗击八国联军,亲临各营周密部署战守。7月5日,武卫前军与他部清军及义和团联合,三路围攻天津租界内联军。9日,联军出租界西南侧,绕道进攻跑马场、八里台等地,他率部抗击,在津郊八里台与敌展开激战,聂士成亲往督战,多处负伤,仍坚持指挥战斗,最后中炮阵亡。光绪二十八年二月,时任直隶总督的袁世凯,联合直隶官员周馥、张莲芬等等上书朝廷为聂士成请恤,朝廷下旨追赠前直隶提督聂士成太子少保,照提督阵亡例赐恤,谥号忠节,生平战功事迹及死事本末,宣付国史馆立传,并准于立功省份、死事地方及原籍芦台、天津、合肥建立专祠。 聂士成虽是武将,但也颇通文墨,颇通史书,为人礼贤下士,较之于当时同级别的清军将领,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从《东游纪程》的记载来看,聂士成曾读过《史记》、《汉书》、《唐书》和薛福成的《出使日记》。有《东游纪程》、《东征日记》及诗文数篇传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