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王万盈
核心导读
曾经以聂姓住户居大多数的白银区强湾乡聂家窑村,现今竟然没有一户姓聂的人家。在当地官方的史料中,有关聂姓人家的生产和生活记录至今都是一片空白。人们不知他们何时迁来,又缘何神秘消失。至此——— 聂家窑现今没有一户聂姓。 驱车从白银市东区向南行驶约15公里,便来到了位于白银区强湾乡东部的聂家窑村。该村现辖八个社四百余户村民。但奇怪的是,这个曾经以居住在此的聂姓大户而得名的村子现今竟然没有一户姓聂的人家。 说起村上聂姓人家是什么时候没有的,现在的聂家人又去了哪里,当地上了岁数的老人们也不禁摇起了头。现年九十岁的王作炳老人说,村上和他年龄相仿或者比他大的人也都不太清楚,他们也没听到上辈人说起过。
地产“雪花盐”曾名扬一时 聂家窑地势狭长,山大沟深,土地多以盐碱地为主,因此,自聂姓大户迁驻此地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便开始了以烧制土盐换取粮食的生活。其熬制的“雪花盐”曾名扬一时。 据《白银区志》记载,该地“熬制‘雪花盐’历史悠久,为陇西腊肉的名牌配料”。由于这种用“碱土”熬制出的“雪花盐”缺碘,吃了以后会影响人体发育和智力提高,因此,随着以后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当地盐务管理部门的多次宣传和检查,这里熬制私盐的现象逐渐消失了。
聂家窑曾被称为“白码头”
特定的生活条件,造就了这里人们的生活方式。曾经在该村当了十来年村主任的高锡平说,据老人们讲,这里以前还被称为“白码头”,就是说,不管多贫穷的人来到了这里,只要肯下力气干活烧盐,就可以换粮食过日子。在村中一些曾被村民们用来堆放杂物和柴草的窑洞前,高锡平还介绍道,这就是老人们所讲的聂家人曾经住过的窑洞。当时的聂家窑就相当于一个中转站,人们要外出途经这里,一般都会在这个聂家的窑里夜宿。
当地官方史料记载寥寥
离开聂家窑那些破落的窑洞,让人感觉那些聂姓人好像在这里曾经生活过,却又好像从来都没有出现过。他们究竟何去何从,没人疑问,也无人知晓。在聂家窑这片土地上,剩下的只是一些村民之间的传说。 带着这种种疑惑,记者来到了白银区地方志办公室,试图找到一些有关强湾乡聂家窑村的记录,但那寥寥几行的记载,让人又觉得有些失落。白银区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王树吉说,聂家窑以前是以聂姓命名的一个自然村,但现在主要姓氏只有王、张、高等十几个姓氏,唯独没有聂姓。至于是什么原因让这些聂姓家族神秘消失,至今无从考证。
杨巨川《青城记》成唯一记载
采访当日,记者却在一位参与为白银区文史资料搜集整理工作的苏志文老师所带的《青城记》手稿中得到了一些发现。 根据甘肃省图书馆藏杨巨川手稿《青城记》记载,“条城为边鄙之邑,肇自有宋至有明万历年间,吾等先人始聚于斯尔。时河南(黄河以南)户口无几,耕地亦少,而河北为虏屯聚之所,专务孳畜。吾民之宅斯土者,屡被侵扰矣。厥后,人烟日稠,夷虏远徙,沿河土地多系聂姓压占,其外姓压占者不过十之三四。然田无正赋,殊非急公之意,爰投聂姓名下代为输,将是里甲包揽之,端本一时权宜之计。越数十年,聂姓户绝,压占印照为回民马仲盛所得。”
这段文字,似乎成为目前考证强湾乡聂姓家族消失之谜的唯一参考文献。虽然也有民间讲述强湾聂姓人家最后因一种怪病整族病亡之说,但毕竟还是传闻,有待考证。这样看来,强湾聂姓人家究竟具体何时迁来,又因何故集体消失,仍然是一个待解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