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记忆 当前位置:主页 -> 往事记忆

史迹钩沉-聂氏族人历史上的二三事
http://nszp.cc   2024年11月25日

 

史迹钩沉
-聂氏族人历史上的二三事

来源:《中华聂氏渊源》 百姓源姓氏文化研究团队

【姐弟情深】

   【原文】
   
韩取聂政尸暴于市,县(悬赏)购之千金。久之,莫知谁子。
    政姊闻之,曰:『弟至贤,不可爱妾(古代女子谦称)之躯,灭吾弟之名非弟意也。』乃之韩,视之,曰:『勇哉,气矜之降!是其轶(超过)贲、育而高成荆矣!今死而无名,父母既殁矣,兄弟无有,此为我故也。夫爱身不扬弟之名,吾不忍也!』乃抱尸而哭之,曰:『此吾弟织(今河南济源县南)深井里(里邑名)聂政也!』亦自杀于尸下。
    晋、楚、齐、卫闻之,曰:『非独政之能,乃其姊者亦列女也!」聂政之所以名施于后世者,其姊不避道臨(肉酱)之诛以扬其名也。

   【释文】
    韩国把聂政的尸体横陈在街市上,用千金重赏征求他的姓名。过了很久,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是谁。聂政的姐姐听说后,说道:『我弟弟是个非常贤良的人,我不能吝惜自己的生命,而埋没弟弟的名声;埋没他的声名,这也不是弟弟的本意。』于是她就到了韩国,她指着聂政的尸体说:『英勇啊!豪气壮烈!你的行为简直超过了孟贲和夏育,盖过了成荆。现在你死了却不让人知道你的姓名,父母已不在世,又没有兄弟,你这样做都是为了不牵连我啊。吝惜自己的生命而不去显扬你的名声,我不忍心这样做啊!』于是就抱着聂政的尸体痛哭道:『这是我弟弟织邑深井里的聂政啊!』于是也在聂政的尸体旁自杀身亡。
    晋、楚、齐、卫等国的人听说了这件事,都赞叹道:『不仅聂政勇武,就是他的姐姐也是个重义轻生有节操的女子啊。』聂政之所以能名垂后世,就是因为他姐姐不怕自己被剁成肉酱来显扬他的名声。

    【点评】
    聂政是历史上著名的刺客,他受韩国重臣严遂之托于前三九七年去刺杀韩国丞相韩愧,不幸被抓而处死。为了让他威名远播,他的姐姐冒着生命危险认其尸扬其名,难怪当时各国民众称她为烈女。这个故事很感人,字里行间透出一种姐弟深情。

 

 

【汉末聂文远改张姓】


    张辽:(一六九至二二二年),原姓聂,字文远;雁门马邑人(今山西朔县)。著名东汉末三国时期曹魏政权将领。
    张辽是西汉初年著名商人聂壹的后代,后来聂氏族人为了避难而改姓张。
    最初,张辽为一个小小的郡吏,并州刺史丁原见他武力过人,召为从事。后来他又先后眼随何进、董卓、吕布等人。一九八年吕布被曹操攻杀,张辽便领所部投降了第五位主人曹操。自归曹操,张辽忠心耿耿,屡立战功,很快便成为曹营中最负盛名的五大将之一。
    张辽在降曹之后,能有此『鱼龙之变』,固然由于曹操知人善任,御将有度,但与张辽个人的良好素质也是分不开的。
    张辽是一位文武全才。年轻时他就武力过人。做过骑都尉。二十八岁那年,他又出任鲁国相,被委以一方之任。张辽处事当机果断,临危不乱。一次,张辽奉命驻屯长社(今河南长葛)。就在部队准备出发的时候,有部分士兵发动叛乱,乘夜在营中纵火,全营惊骇,一片混乱。就在这时,张辽走出营帐,吩咐左右卫士说:『大家不必惊慌。这绝对不是全营士兵叛变,而是少数人制造混乱,想借此煽动军心。』于是他亲率数十名士兵,在大营中央站定,下令说:『没有参加叛变的,一律就地坐下!』没多久,营內恢复平静,带头叛变的主谋分子被抓了起来,当场就地正法。
    『气凌三军,志轻强虏,怯于小战,勇于大敌,此之谓猛将。」作为一员武将,勇猛自然是其应具备的素质。在曹营中,曹仁『之勇,贲、育弗加,张辽其次焉』(孟贲、夏育都是古代勇士)。张辽的胆略过人,曾经单身上三公山招降昌豬。北征乌桓途中,曹军与乌桓王蹋顿的数万联军突然相遇。乌桓军善骑射,个个彪悍桀骜,首领蹋顿又以骁武著称。而曹操的军队都以轻装远涉,只有少数身穿铠甲的骑兵。面对这样的强敌,曹军上下无不震恐。这时大将张辽意气风发,主动请战。曹操大为赞赏,当即命张辽为先锋,率众出击,并且把自己的指挥旗交给了他。张辽一马当先,登上白狼山,凭借山势向敌军展开猛攻。乌桓部队不能抵抗,大败。这一战,斩杀乌桓王蹋顿及其他著名乌桓王爷数人,收降了胡人.汉人二十万余众。此后数年间,乌桓部落再没有能力南下侵犯。
    当时陈兰、梅成反叛,张辽督张邻、牛盖诸将前往讨伐,一直把叛军逼到了他们的老巢灑山地区(今安徽霍山)。濤山中有一天柱山,山势高峻陡峭,山路十分险狭。陈兰等人就利用险峻的地形拒守。在发动攻击前,诸将都有所顾虑,认为兵少路险,很难深入腹地。张辽便激励大家说:『目前只能是一对一,硬碰硬的打过去。这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于是他亲自率部杀上天柱山,斩杀陈、梅二将。曹操在事后论功时说:『登天山,履峻险,以取兰、成,荡寇功也。」张辽一生经历百战,最出名的还是在合肥之战中。赤壁战役以后的第二年,
    曹操留下张辽及乐进、李典三将七千余人驻守合肥。公元二一五年农历八月,孙权乘曹操主力军团西征张鲁之际,亲率十万大军进围合肥。此前,曹操料定孙权不久会进攻合肥,曾命护军薛悌带着他的一封密令来到合肥,并嘱咐张辽:「等敌军到了才能拆开看。』这回大敌当前,张辽忽然想起了曹操的密令,打开一看,上面写着:『如果孙权亲至,张辽、李典将军出战迎敌,乐进将军守成。」对曹操这样的部署,大家以为寡不敌众,怎可主动出击,有些迟疑不解。倒是张辽最先悟出了道理。他认为,曹操的本意是让我们乘敌军尚未形成包围圈的时候,主动出击,先打他们措手不及,挫败他们的锐气,以安众心,然后再图守成。现在曹操大军远征在外,援军一时难以赶到。如果我们一味死守城池,等待援军的话,恐怕早就被敌人攻破了。乐进等人都不吱声。张辽大怒道:『成败的关键就在此一举了。你们如果还是犹豫不决的话,我愿意单独出战!』李典素来跟张辽不和,但是被张辽顾全大局,勇担重任的精神所感动,也不甘示弱,慨然说道:『我岂能以个人恩怨妨碍公义。现在这是国家大事,我愿意与你一同作战。」
    于是,张辽连夜招募组建了八百人的敢死队,宰杀牛只,犒赏壮士。第二天拂晓,张辽身披铠甲,手持铁戟,冲锋陷阵,首当其冲。一路上,张辽大呼自己名字,杀数十人,斩敌二员大将,一直冲到了孙权元帅大帐前。孙权大吃一惊,张惶失措,手下都不知所为。最后他逃到一个大土坡上,命令士兵用长载列围保护。张辽大声叫骂,要孙权下来决战,孙权不敢动。旋即,孙权从高处望见张辽兵力单薄,命令大军把张辽部重重包围。张辽奋勇攻击,左突右挡,率贴身数十名士兵冲出重围,而仍在包围圈內的士兵齐声喊叫:『将军,你要拋弃我们吗?』张辽翻身重新沖入重围,将部队救了出来。孙权人马皆败退,没有一个敢上来阻挡。这一战,从早晨一直杀到中午,孙权军气势顿时。张辽回城后,积极备战.安定民心。诸将对张辽的勇武谋略十分佩服。
    孙权大军在合肥城外屯住了十多天,迟迟不能攻破城池,最后只好撤退。大军分拨开拔,但是孙权和其他将领仍然逗留在逍遥津(今安徽合肥)北面。张辽远远望见,亲率乐进等诸将出城追击。张辽挟上次余威猛攻。吴将甘宁、吕蒙、凌统奋勇抵抗,死保孙权,才幸免被俘,但是左右均已阵亡。最后孙权仅带少数人马狼狈逃脱。
    张辽问一名东吴的俘虏:『刚才激战中,有一名染紫色髯须的将军,上身长下身短,我看他骑马射箭颇有能耐,不知是谁?』俘虏说:『那人便是孙会稽。』张辽听后恍然大悟,感叹激战中曾与那位紫髯将军相遇过,但是不知那人便是孙权。如果早知如此,就能把他擒住了。
    逍遥津一战,张辽威震江淮一带,至今在合肥的逍遥津公园內还有一尊张辽横刀立马的威武雕像。曹操对张辽大为欣赏,拜征东将军。第二年,曹操复征孙权,到了合肥,特定巡视了合肥大战的战场,感叹良久,又给张辽增加了兵员。张辽深明大义,『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当初,关羽在下邳(今江苏邳县)被曹操俘获。曹操十分欣赏关羽的为人和勇武,有意留为己用。关羽和张辽是小同乡,两人关系很好,曹操就让张辽前去做工作。关羽对张辽说:『我知道曹公待我不薄,但是我之前已经受到刘备的恩惠,并发誓要跟他同生共死,不能背弃。我是终于有一天要离开曹公的,但是在离开之前,我一定会对曹公有所回报的。』张辽听了这番话很为难,知道关羽心意已决,不能久留曹营。怕把这个情况告诉曹操后,曹操终究会除掉关羽。但是不告诉曹操,又有背事君之道,不禁感叹道:『公,君父也羽,兄弟耳。』毕竟君父重于兄弟,最后还是将情况如实地告诉了曹操。曹操知道关羽是『各为其主』,最后还是放了关羽,成全了他的美义。
    曹操一向爱才,尤爱武将,对张辽这般虎将更是宠爱有嘉。每张辽大战回营,曹操多是亲自出迎,与他共坐一车。曹丕即位后,特为张辽母亲建造官殿,派专车接送。辽母出门皆由将校鸣锣开道,可见其荣贵如此。
    一次,曹丕询问当年张辽在合肥大破孙权的事情,不禁感叹:『此亦古之召虎也。』(召虎即召穆公,也称召伯虎,是西周时期的名臣,《诗·大雅·江汉》中有『江汉之浒,王命召虎』的故事)及合肥之战时跟随张辽出生入死的敢死壮士,都升入了虎贲军中。张辽病重时,曹丕亲自来到辽府,拉着他的手,询问病情。赐张辽御衣、御食,并派御医前去会诊。没多久,张辽带病出征东吴,这可能是他最后一次带兵打仗。孙权听说张辽来了,十分忌惮,告诫手下诸将说:『张辽虽病,仍不可挡,你们一定要慎重!』这一仗,张辽大破吴将吕范。
    公元二二二年,张辽病逝于江都,曹丕为之流涕,谥号『刚侯』。
    张辽称得上是汉末三国时期的一流武将,能与西蜀的赵云、东吴的甘宁齐名,并不为过。


(阅览次数:201次)  【  】 【告诉好友】 【关闭】   

你是第 位访客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回兴松鹤路108号2-16  邮编:401120 电话:023-67527534  

 邮箱:yeguang315@163.com QQ群:196426576   后台管理 

本网站由 重庆立春文化艺术传播中心技术支持与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ICP备110076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