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祠祖居 当前位置:主页 -> 宗祠祖居

罗村600年水松传说多 聂氏族人尊称“祖公树”
http://nszp.cc   2014年3月19日

《东江时报》记者傅晨雨 通讯员周少亭

     从古至今,人类崇拜大自然的习俗,长久保持。祭拜大树,视古树为图腾、信仰,也非古人仅有。在当今社会,现代人虽很少再迷信神灵,但在古朴的乡村,古树青郁茂盛,树下香火不断,祭拜古树俨然成为一种民间风俗。惠州背山面海,植被茂盛,在许多地方,祭拜古树的风俗依然盛行。保护树木、爱护大自然,也成为当地人生活中的习惯。日前,《东江时报》记者在市林业局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走访我市一些乡村,了解到许多关于古树的祭拜风俗。

    龙门平陵山下村
      村民拜“母子树”
      希望早生贵子
  
      只要去过龙门县平陵镇山下村的人,印象最深的就是村口的几棵大树。
      在村口的道路旁,7棵古树分散在两边,树影倒映在潺潺的溪水之上,稀疏的阳光透过树叶投射到水面形成光斑,数种色调渲染着这个古朴的小村庄。
      山下村的7棵古树中,品种分别有秋枫树、细叶榕和重阳木。“这些树是我们先祖栽种的。”山下村村委会主任刘三才告诉记者,山下村刘氏家族从梅州兴宁迁到此处已逾300年。
      村口靠最外面的是一棵有着150多年树龄的细叶榕。树下用砖块围起建成一个平台,台上有水泥砌成的香案。当地人称其为“母子树”。这棵树外表看起来是细叶榕,其实里面还生长着另一棵树,当地人称为“米沙”。榕树发达的气根将“米沙”缠绕包裹,就像一个母亲,将自己的孩子紧紧抱在怀中。因此被当地人称为“母子树”。
      据刘三才介绍,在“米沙”生长期间,或有小鸟将榕树的种子衔到树上,于是榕树种子开始生根发芽,久而久之,生命力极强的榕树根,就将原来的树整棵“拥抱”起来。
      这棵古榕历经100多年依然枝繁叶茂,不少村民将其视为长寿的“偶像”,加上又是“母子树”,所以,一些婚后想生孩子的村民,就到榕树下烧香祈福,希望能早生贵子,保佑全家平安。

       博罗泰美罗村
      先人种下此树
      祈望状元及第

  博罗县泰美镇罗村聂氏祠堂前,有一棵树龄超600年的珍贵树种——水松。水松是世界孑遗植物,中国特有树种,已被列入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名录。
     “我们罗村出人才。”今年73岁的聂老伯认为,村里历年人才辈出,与村里这棵六百多年的古树不无关系。
      当地村民告诉记者,先祖迁来此处已有数百年。据族谱记载,聂氏先祖从外地迁来此处时,亲手植下这棵水松留作纪念。在清乾隆、嘉庆、道光等年间修订的聂氏族谱中,都有记载过这棵古树。这棵树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当地聂氏族人的“祖公树”。
      据当地人传说,先人种此树的寓意、是祈望财丁兴旺、状元及第。古树似有灵性,族中每考出一名大学生,树下便长出一个根瘤。当地林业站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种说法虽属传说,但蕴含着种树育人、共生共荣的道理。
      至今,只要村里的孩子考上大学,其家人便会将香案置于树下,郑重祭拜。如今的树下,突起的根瘤密密麻麻,村里每年都要走出好几名大学生,奔赴外地上学。

       龙门地派渡头村
      六百岁重阳木
      成当地“保护神”


  清光绪年间举人刘士骥的故乡——龙门县地派镇渡头村,有一棵高45米、腰围有近6米粗的巨型重阳木立于村后。这棵巨型重阳木树姿优美,冠如伞盖。林业专家对其进行检测发现,该树树龄超过600年。
      走进古树,却发现在主树干旁边,长有一棵腰围较细的重阳木。当地村民说,这棵腰围稍瘦的重阳木,是从大重阳木的根部长出来的,据说也有几百岁,两棵重阳木就好像兄弟一样共同生长。
      此外,大重阳木根部与旁边一棵有百年历史的龙眼树连根生,当地人称其为“夫妻树”。“夫妻树”树叶茂盛,盘根交错,很难分辨出哪一部分是重阳木的根、哪一部分是龙眼树的。最神奇的是,在大重阳木和龙眼树之间的根部,还长出一棵苍翠挺拔的小重阳木,3棵树并排而立,根部连在一起,这就是重阳木“一家三口”。
      今年80多岁的刘阿婆就住在重阳木旁的一间平房内。“这棵重阳木有灵性,虽然经常会从树上掉下枯枝,但从来没听说过枯枝砸到人。我在这里住了30多年,也没有见枯枝砸到旁边的房屋。”刘阿婆告诉记者,炎热夏天里,重阳木能为她遮挡太阳,她居住的房屋很清凉。
      据了解,这棵重阳木常年茂密,枝茎粗壮,被当地村民视为“保护神”。村民们认为,是这棵“神树”保佑该村风调雨顺,人们丰衣足食、健康长寿,当地村民对其呵护有加。
      为了保护这棵古树,当地政府和村民用围栏将古重阳木围起来。当地村民均以“神树”的悠长历史而感到自豪。

      龙门蓝田小洞村 
      孩子过继古树
      祈福健康长寿

  龙门县蓝田瑶族乡小洞村有一个风俗,就是在小孩3岁前,过继给后山上的一棵古榕树。据当地村民介绍,当地刘氏先祖迁来此处时,在山坡上发现了一棵巨大的榕树,惊叹之下,随将其视为“守护神”。这棵榕树生命力旺盛,枝繁叶茂,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将孩子过继给古树的习俗,祈福孩子健康长寿。
      这棵古榕树深藏在丛林中。在林业专家的带领下,记者艰难穿过树丛,来到了树下。
      榕树粗大无比,数名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勉强将它环抱。树干中间部位形成一个中空方格,围着这棵树转了一圈。工作人员发现,这棵榕树的中间还长有一棵榆树。原来,这棵古树根部由于多种原因形成了一个空洞,在空洞位置上,生长出一棵高大的榆树。榆树又被榕树的根包围着,已“融合”进榕树树干中。
     “我们这的小孩跟这棵树最亲近了。”今年51岁的刘大姐是土生土长的小洞村人。她的3个儿子,就是从小在树上树下的玩闹中长大。
      刘大姐说,古榕树是村民夏季乘凉休闲的好地方。每到夏天孩子们就到树下乘凉听老人讲故事。有的男孩子还爬到树上睡觉。
      蓝田瑶族乡林政办工作人员谭泽金表示,在这棵古榕树边,还有100多棵树龄在50~100年的树木,其中大部分为珍贵的椎木。椎木为稀有树种,生长缓慢,材质坚硬,是船木与耐用家具的上好木料。当地人土法榨花生油所用的木榨,也大多是用椎木做成。

  专家解读 
       古树崇拜是老百姓对生活的期望


  “客家人普遍把古树当成树头伯公。”树头伯公即土地神,惠州民俗学者林慧文认为,古树崇拜,是对老、寿的一种崇拜。在各地客家人建立的伯公庙内,土地神的画像是一个白胡子老神仙。客家人普遍把古树当成土地神、“树头伯公”,认为树老成精,当地人就当作神来祭拜。“胡子长,也是一种寿的象征。”林慧文告诉记者。
       另外,对自身的生活愿望,或者当地的民俗导向,往往会寄托在周边大自然的一些现象上,所以就产生了这种古树崇拜。例如泰美罗村学习风浓厚,就有了根瘤象征人才的说法;平陵山下村对传宗接代比较重视,就会将求子的愿望寄托于“母子树”。“各地的现象,都有些不同,说白了就是老百姓对生活的一种期望。”林慧文说。傅晨雨


(阅览次数:5613次)  【  】 【告诉好友】 【关闭】   

你是第 位访客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回兴松鹤路108号2-16  邮编:401120 电话:023-67527534  

 邮箱:yeguang315@163.com QQ群:196426576   后台管理 

本网站由 重庆立春文化艺术传播中心技术支持与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ICP备110076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