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关于聂氏渊源若干问题之管见(一)
http://nszp.cc   2012年12月27日

聂凯丰
2012年12月25日


    近年来,关于聂氏渊源的问题,聂世敏、聂猷轩、聂秋征、聂学锋、聂金城、聂忠秀、聂训斌等等许多聂氏宗亲都进行过认真细致的研究探讨,都提出了各自的见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时至今日,编修《中华聂氏通谱》的历史重任落到了我们这一代聂家人身上,对于聂氏渊源的问题如果还是“大家莫衷一是”的话,《中华聂氏通谱》又怎么编修得出来呢?为了促进《中华聂氏通谱》能够又快又好的编修出来,鄙人也就有关聂氏渊源的问题谈点个人的看法,如果能为《中华聂氏通谱》的编修提供些许参考就感欣慰了。
    鄙人认为,对于古代延续下来的“遗产”,关键是要解决方法论的问题,必须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对聂氏的渊源进行系统分析论证,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那么,探讨聂氏渊源,首先是要搞清楚聂氏家族的“发源地”,其次是要搞清楚聂氏家族的“受姓始祖”。下面就聂氏发源地及受姓始祖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关于聂氏家族的“发源地”。
    一、聂氏的发源地应由“聂”字的由来而定。
    中华民族统称为“华夏儿女”“炎黄子孙”。炎帝部落最早生长在黄河中上游(湖北的西北部随州、陕西中南部、山西南部、河南西部一带),姓姜,列山氏;黄帝部落最早生长在黄河中下游(以河南新郑为中心,东至山东,西至山西一带),姓姬,轩辕氏。后来发展到炎黄部落相互交融,华夏一体,形成了华夏民族。虽然如是说,但具体到每个家族来说,还是有必要划分清楚的。我曾看到一本《聂氏渊源》,提示说“聂国启姓,炎黄苗裔”,我认为前一句基本说对了,后一句等于没有说,因为炎帝是炎帝,黄帝是黄帝,两帝姓氏都不一样,怎么能笼统的说是“炎黄苗裔”呢?那么,聂氏是出自炎帝部落呢?还是出自黄帝部落呢?
    相传在远古的炎帝部落里,有一个耳朵长得比一般人要长的族群,他们与人说话言语时需要用手扶持着耳朵,像是“交头接耳、窃窃私语”的样子。久而久之,人们就用三个“耳”字堆放在一起形成一个象形字“聶”字来形容这个族群的特征,后来这个族群便以“聶”做为氏族的原始图腾。
    由此可见,聂氏最早的图腾是在炎帝部落出现的。据初步考证,在湖北炎帝博物馆成列有最早的聂字图腾(如下图),据此推断,聂氏族群最早应该出现在炎帝部落,而炎帝姓姜,所以聂氏应该是炎帝姜氏的苗裔无疑,这群带有“聶”字图腾的人就是聂氏家族最早的祖先,只是他们当时还没有受姓而已。

    二、聂氏最早的定居地“聂地”。
    聂氏族群随着生态资源和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渐由西部向中原发达地区游移,最后游移到了黄河中下游某地方居住下来(传说是河南与山东交界的一个地方),从而完成了聂氏族群由“游居”到“定居”的转变。
    关于“聂地”的由来。众所周知,一个地方的地名是不会无缘无故被命名的,古今中外都一样。随着东移的聂氏族人不断地增加,古人便把这群带着“聶”字图腾标志的、人数众多又集中聚居的地方叫做“聂地”(也就是聂氏家族集中居住的地方,就像现在北京人把浙江人在北京打工集中居住的地方叫做“浙江村”、把河南人在北京打工集中居住的地方叫做“河南村”,还有就是我们国家把来参加亚运会运动员居住的地方命名叫“亚运村”、把来参加奥运会运动员居住的地方命名叫“奥运村”一样)。
    关于“聂城”的由来。随着人口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聂地逐渐地由村落发展成了城镇,史称“聂城”。
    关于“聂国”的由来。西周建立以后,宗周进一步发展了分封制,国家的兴起蔚然成风,以“城”为“国”的诸侯国遍地林立,“聂城”自然也被分封而变成“聂国”了,史料记载“聂国,姜姓,位于山东茌平县西”。
    三、古代“聂地”“聂城”“聂国”在哪里?
    古代最早的“聂地”肯定是我们聂氏祖先最早“定居”的地方,后来发展成了“聂城”,我们知道,古代“城”的形状一般为方块形,大都建有东南西北四个城门。“聂国”是建立在“聂城”之上的,由此推断,最早的“聂地”“聂城”“聂国”应该是在同一个地方,只不过是“聂城”要比“聂地”的范围大些,“聂国”又要比“聂城”的范围大些。
    正因为有了聂城,后来又在聂城建立聂国,这才有了史料记载的“聂北”,“僖公元年(前695年),元年春的王正月,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左作曹伯,聂北,邢地也。](春秋)左丘明,《春秋左氏传》杜注”。其实还有聂东、聂西、聂南,只是尚未发现古人记载而已。
    跟许多古老的国家销声匿迹一样,“聂国”现在也找不到了,但“聂城”的踪影是可以找到的,因为它的遗址应该存在。据山东考古发现,在聊城以西的茌平县境内,发现了被埋藏在沙子底下的古城墙,据说那就是古代的“聂地”、“聂城”、“聂国”所在地,跟我们现在掌握的资料可以相互得到印证。
    有的宗亲撰文说“聂地”在河南清丰县北的地方,这里有可能古代地图与现行行政区划图存在一定的差异,实际上古代河南清丰县以北的地方指向也是山东茌平县境。
    还有的宗亲撰文说“聂地”在山西霍州,此说实为谬传。因为史料有类似“聂国启姓”“望出河东”之说,所以有的宗亲误以为“聂国启姓,望出河东”就是指聂地在山西霍州,其实不然,“聂国启姓”是说聂姓是在聂国建立的时候受姓的;而“望出河东”是指聂氏家族出现的第一个大望族是在山西霍州的河东郡,与“聂地”所在地风马牛不相及。
    顺便提一下“河东郡”,河东郡是秦汉时期设置的,除了聂城之外,河东郡是古代聂氏家族发展规模最大的一个郡望,在当地影响非常之大,但为什么后来又销声匿迹了呢?有人分析说是“被移民”移掉了。这种说法有点牵强附会,试想那么大的一个郡望,移民也不可能连根拔掉的。其实,根本的原因还是自然灾害造成的,据山西霍州地方志有关史料记载,二千多年前在山西霍州地区曾经发生过一次史无前例的特大地震,震级在十级以上,在古代人类那种生存环境条件下,人类面对这么大的自然灾害感到束手无策,无以应对,甚至连自救的能力都没有。整个震区无数村庄和城镇被“夷为平地”,很少有人生还。聂氏家族所在的河东郡亦在霍州震区之内,同样受到灭顶之灾!生还人数甚少,而且心有余悸,只好背井离乡,另谋生计,逃者甚多,留者无几,这就是河东郡后来销声匿迹的真正原因。
    四、“聂国”是怎么消亡的?
    由于西周的政体所然,各地诸侯国在激烈的竞争中弱肉强食,互相吞并,聂国原是齐国的附庸国,是个非常弱小的国家,不久便被邢国吞并,然而,邢国也不强大,经常遭到他国的攻击欺负,最后寻求得到齐国的保护。但好景不长,随着齐国保护势力的衰退,邢国又于公元前635年被卫国所灭,卫国又于公元前209年被秦国所灭,是秦国灭掉的最后一个国家。
    所以,“聂地”在周朝时期(包括西周和东周八百多年)曾经先后成为聂国(齐国附庸)、邢国、卫国、秦国等国家的领地。
    五、“聂城”是怎么消亡的?
    我们知道,对一个国家和城池造成毁灭性的无非是天灾人祸,古代战争消灭了“聂国”的形体,但消灭不了“聂城”的形体,因为那时候是属于冷兵器时代,冷兵器一般是难以毁灭城墙的,再说,交战双方也没有必要把城墙毁掉。那么,“聂城”是如何消亡的呢?这要找一下自然灾害的原因。
    因黄河下游流经山东注入渤海,黄河虽然说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但是,它也给中华民族带来过深重的灾难。处在黄河中下游一带的河南山东属于特别严重的“黄泛区”,经常受到黄河洪水肆虐成灾。据山东地方志有关史料记载,最严重的有一年山东110多个郡县被洪水淹了97个,黄河流域一片汪洋,百姓无处藏身,尸横遍野,惨不忍睹,村庄被毁,百姓无家可归,“聂城”处于这个黄泛区的中心地带,久而久之,自然难免城毁人亡,人们被迫流离失所,这也是为什么聂氏家族未能在聂城得到长足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聂氏受姓始祖聂奭公是姓姜还是姓姬?
    对此问题,有些聂氏宗亲引经据典,从时间上、地理上做了详细的分析论证,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争论不休在所难免。
    按我本家的族谱记载:吾聂氏自丁公封支子于聂城因以聂为姓。
    在展开分析之前先说明一下,我们有些宗亲在分析过程中,指责有些地方的聂氏家族在修家谱族谱的过程中存在“攀龙附凤”现象,从目前全国各地聂氏家族提供的家谱和族谱来看,无非只有“姜姓”和“姬姓”两种说法,鄙人认为,“姬姓”是皇亲,“姜姓”是国戚,彼此无可厚薄,不存在“攀龙附凤”的问题。再说那个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平民百姓都是“子民”,只有皇亲国戚和个别建有大功者才能分封赐姓,所以,不必妄加菲薄。言归正传。
    一、我们从时间段上分析如下:
    如果认定我们聂氏已经有三千年的文明历史,那么,“吾聂氏自丁公封支子于聂城因以聂为姓”的表述是成立的。
    周王朝建立的时间,史书上尚无明确记载。据有些专家推测大约在公元前1046年,我认为这个时间最少晚了10年。我们都知道传说周王朝统治中国800多年,如果按照专家们的推测,从公元前1046年西周建立至公元前255年东周灭亡只有791年,连800年都没有,历史总不能“号称”吧?
    还有的专家推测西周建立时间为公元前1057年,我觉得这个推测比较合理,按这个时间段推算,从公元前1057年西周建立至公元前255年东周灭亡有802年,基本上符合“周王朝统治中国800多年”的说法。
    此外,聂世敏宗亲编著的《中华聂姓文化探源》(以下简称探源)第209页提供的时间表是公元前1083年姜太公72岁时垂钓渭水得遇周文王姬昌被聘为国师,从此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兴周伐纣。周文王在世时连续征战十四五年,未果而终,次子姬发继承父志,“武王克商三年乃胜”。按此推断,西周建立时间应为公元前1065年前后,《探源》说是公元前1066年建立西周还是比较靠谱的,如按这个时间段推算,周王朝统治中国的时间是811年,这也符合“周王朝统治中国800多年”的说法。鄙人基本上倾向于这种说法。
    其次,就是要论证齐国的历史,按《探源》说姜太公被封为“齐太公”是公元前1065年,齐太公上任后仅用了两年的时间就把齐国治理的民富国强四邻相安大快民心,到周朝报政,周武王大加赞赏,被留住太师府继续辅佐周武王,不久武王驾崩,武王长子姬诵幼小登基,为周成王。后来“三监作乱”,齐太公助周成王历三年时间平息叛乱,稳固了周朝的统治,公元前1060年因齐太公功高卓著得到周成王二次加封,封姜太公长子姜汲接任齐太公为齐侯齐丁公,次子姜骆封于纪侯。                 
    姜汲受封为齐丁公后,封长子姜乞为太子继承宗位,封支子姜奭于聂城建立附庸国“聂国”,历史上确有齐国附庸国之说,也确实有过“聂国”,说明这个国家势力小需要依靠齐国的庇护才能得以生存,齐太公上任时齐国也只是个十来万人口的国家,聂国估计不会超过五万人,否则也不会甘为齐国的附庸国,最主要的原因是姜奭太年轻,刚刚符合周朝规定受封的最小年龄满够二十岁。姜奭以封地聂为姓,改为聂奭,是为聂氏始祖聂奭公也。
    从公元前1060年姜奭受姓为聂奭起算,聂氏已然有3072年的历史。这个推断结果是符合我们老祖宗相传聂氏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定论的。
    当然,真正的聂氏起源应该追朔到聂地的起源,那是聂氏家族由游居至定居的转变,也是人类历史质的转变。可惜缺乏资料查证。
    二、聂氏受姓始祖可以是“齐大夫”而不应是“卫大夫”或“楚大夫”。
    在目前能见到的聂氏家谱、聂氏族谱上记载的聂氏始祖基本上公认为“聂奭公”,但对于他的身份却有“卫大夫”“楚大夫”“齐大夫”等不同的诠释,究竟哪种说法更靠谱呢?鄙人以为:聂氏受姓始祖可以是“齐大夫”而不应是“卫大夫”或“楚大夫”。推论如下:
    1、为什么聂氏受姓始祖不应是“卫大夫”?理由:
    一是卫国建立时间上存在差异。卫国是什么时候建立的?经查证:周公旦伐定“三监之乱”后,于公元前1060年封其弟康叔封为卫国诸侯,分殷商之民,护卫周王室。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载,周武王灭商后,赐同母弟封康邑,史称康叔封 。周公旦又将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封给康叔封,让康叔迁徙至殷商故都朝歌,建立卫国,定都朝歌(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为康氏最早的发源地。
    而此时姜太公也因平定“三监之乱”功勋卓著受到周成王二次加封,封姜太公长子姜汲接任齐太公为齐侯齐丁公,次子姜骆封于纪侯。姜汲受封为齐丁公后,封长子姜乞为太子继承宗位,封支子姜奭于聂城建立附庸国“聂国”,并以国为氏。
    二是当时卫国刚刚建立,很急需有管理朝政经验的人才,康叔封自己就很年轻,在十个兄弟中排行老九,还未到“三十而立”的年龄,他去当卫国国君时,都是大哥周公教他如何如何管理国家的,给他颁了很多这个“诰”那个“诰”的,就是这个原因;而姜奭年龄更小,刚刚二十出头(公元前1080年-1060年),按照周朝的宗法制度,不满二十岁的男丁是不得受封的,所以姜奭此时刚刚够受封的年龄,周朝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去做“卫大夫”管理国家的。连他自己受封的聂国都属于齐国的附庸国,实际上要靠他父亲齐丁公帮他治理国家。
    三是当时候卫国与聂国的领土不相连,中间还隔着一个邢国,姜奭(聂奭)在世时聂国一直是齐国的附庸国,当时齐国处在国力发展上升时期,完全有能力保护其附庸国,所以聂国是比较安全的。最关键的是:康叔封建立卫国时,聂国已经独立存在,根本就不属于卫国的管辖范围,此时何来“卫大夫食采于聂”呢?
    聂国被纳入卫国的版图,那是四百多年以后的事情。因为齐国政权也相传了八百多年,有姜齐和田齐之分。在齐桓公之前有段时间内乱导致国力衰退,致使其附庸国聂国被邢国吞并,公元前635年卫国灭掉邢国,聂国才纳入了卫国的版图,而这时候距离姜奭(聂奭)建立聂国已过去四百多年了,姜奭如何当得了“卫大夫”呢?
    四是即使后来聂国变成卫国的领土后,又把聂国分封给一个卫大夫,确有“卫大夫食采于聂”之事,那这个卫大夫并非是姜奭(聂奭),因为聂氏受姓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而卫国兼并邢国是在公元前635年,迄今只有二千六百多年,离“聂氏受姓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相差三四百年,不可信也。
    综上所述,聂奭公根本就不可能去做“卫大夫”。因为卫国是秦国灭掉的最后一个国家,所以卫国(前1060-209)也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聂国从纳入卫国版图后至卫国灭亡也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这个时期有没有聂家人在卫国做过“卫大夫”现在也不得而知。如果有那这个“卫大夫食采于聂”是很正常的,因为他早就姓聂了,但并非聂氏受姓始祖也。
    而我们有些聂氏家谱族谱的编修者可能被这些历史“假象”迷惑了,他们只看到聂国最后落在卫国的版图内,卫国灭亡后遗留一百多个姓氏中包含有“聂”姓,误认为“卫大夫食采于聂”即为“聂氏受姓始祖”,他们忽视了历史的演变过程,因且造成了张冠李戴的结果。
    当然,有的宗亲试图用断代法为“卫大夫食采于聂因以为氏”寻找理论根据,例如他们用聂奭公出生的年份公元前1080年减去“十三代孙昭公”的出生年代公元前236年,得到844年,然后用844年除以13代,得数为每代65年,从而得出结论:这是不可能的!用这样一个极其简单的方法来推断一个极其重大的历史问题,着实让鄙人感到啼笑皆非,这些宗亲殊不知错就错在“断代法”上,原因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家谱族谱,基本上都是二千多年后的子孙编撰的,活字印刷术到宋代才发明出来,对二千多年前的那些写在树皮上、兽皮上、刻在竹简上的原始记录知道几何?所以那些参加一修家谱族谱的祖先们,只能凭借几千年来祖宗传下来的一些零星的残缺不全的记录以及一代一代口口相传的信息进行编撰,可想而知,在这种情形下编修出来的家谱族谱肯定存在这样那样的漏洞。就拿断代来说吧,聂氏从受姓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如果按周朝的宗法制度规定男丁年满二十岁(相当于我们现在法定的结婚年龄)可以分封的话,则应该传有153代,即使按人类发展一般规律25年一代计算,也应该传有123代(但实际上现在全国各地农村年轻人不到二十岁就成家生儿育女的现象非常普遍)。而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聂氏大本营江西湖北湖南的家谱族谱记载只有100代左右,与科学合理的推算结果差了23代,而这23代恰恰就差在聂氏受姓以后的前50代内。因为时间越往前推,“代”就越不好断,例如聂氏历史上最早出名的聂政公,在家谱族谱中就有不同的断代,说“聂政是六世、七世、八世、九世、十世、十一世祖”的都有,他一个人的前后断代就差了五六代,还有其他先祖前后断代差三四代、二三代的屡见不鲜,足见遗漏之多矣。这说明我们各支系祖先辈分遗传记录详细一些的,就把聂政公排在了十世或十一世,如果祖先辈分遗传记录较少的就把聂政公往前排到六世、七世了。下面我们来看看如果把遗漏的“23代”加到所谓的“十三代孙昭公”之前合计计算会是什么结果呢?(1080-236)÷36=23(岁),毋庸置疑,这个结果完全符合人类繁衍科学合理的年龄。当然,这样一来“十三代孙昭公”就不再存在了,有可能变成三十六世孙昭公了。
    2、为什么聂氏受姓始祖不应是“楚大夫”?理由:
    一是当时姜奭年龄刚刚二十出头(公元前1080年-1060年),按照周朝的宗法制度,不满二十岁的男丁是不得受封的,所以姜奭此时刚好够受封的年龄,连他自己受封的聂国都属于齐国的附庸国,实际上要靠齐丁公帮他治理国家。周朝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他去做“楚大夫”管理国家的。
    二是楚国与齐国相距甚远,中间还隔着好几个国家,姜奭刚满二十岁,不但没有治国安邦的经纶,跑到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恐怕连语言都不通,他怎么当得起这个“楚大夫”?
    3、为什么聂氏受姓始祖可以是“齐大夫”?理由:
    一是齐丁公已封长子姜乞为太子继承宗位,刚好支子姜奭已满了二十岁,符合分封的规定,在自己国内先给他封个“齐大夫”之职,让他跟着父兄身边锻炼锻炼也是合情合理的;
    二是齐太公得到二次加封后,周朝给予齐国的权力更大了,周赋予齐国对其周边的那些小国家可以任意兼并的权力,聂城是齐国西边的界邑,是齐国往中原发展的门户,所以必先取之。齐国将聂城取之后,再把“齐大夫”(假设)姜奭分封到“聂城”建立“聂国”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先做个附庸国,以后条件成熟了再独立建国。同时聂国又可作为齐国的一道屏障,对齐国起到保护作用。
    综上所述,聂氏受姓始祖姜奭按当时的历史条件是可以先做“齐大夫”而后分封去聂城建立聂国的,之所以说可以是“齐大夫”。
    据专家们分析考证,周朝统治八百多年期间,所有曾经建立过“国”的地方,无论国家大小都是分封之地,“建国启姓”几成定律,凡受封者均以国名赐姓,聂国当然也不例外,所以说,聂氏受姓应该是从建立聂国始,也就是说,姜奭受封聂城建立聂国并以国为姓改称聂奭是确切无疑的,“聂国启姓,姜氏苗裔”是经得起历史考证的。
    (三)、聂氏家族发展的轨迹之探
    此话题亦有不少宗亲探讨过,尤有聂猷轩宗亲论述比较精辟。
    鄙人认为聂氏家族的发展轨迹,应该从炎帝部落开始,因为是这个族群创造了“聶”字这个聂氏家族的原始图腾,从而使聂氏家族有了区别于其他家族的明显标志;后来,这个尚处在游居状态的族群缓慢地向黄河中下游游移,经过湖北河南至山东的某个地方停留下来,慢慢地适应了当地的自然环境,过上了定居的生活,久而久之,人们便把这个带有“聶”字图腾标志的族群聚居的地方称为“聂地”;随着中原大地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带动了“聂地”的全面发展,“聂地”由聂氏家族聚居的村落发展成为有工农商学医种类齐全的城镇,史称“聂城”;至周朝初期,齐国的齐丁公受周王朝二次加封后,取得了可以随意兼并周边小国的特权,于是首先将位于齐国西面的“聂城”收入囊中,并分封给其支子姜奭建立“聂国”,于是姜奭以国为姓,改称聂奭,成为聂氏受姓始祖。
    聂国建立后,聂氏家族应该有五六代人得到了长足发展,族民能得到良好的教养,为以后出现一些优秀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但由于国家范围小,国力相对弱小,在齐国的庇护下延续了三百年左右,最后终因自身弱小和齐国的衰退无力保护,被邢国所灭。由于战争的缘故,国家被灭,家园破碎,聂氏家族开始了第一次大的撤离(加上聂国被灭后,聂城所在地曾经遭受了一次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灾害,由于无力救灾,最终聂城葬身于黄河带来的洪水黄沙之中),从山东往四面八方迁徙。其中一支主力朔流而上,进入河南境内青丰开封一带稳定下来,休整若干年后,又有一部分继续西进至山西霍州一带定居下来。定居山西的一支聂族发展迅猛,不久便形成望族,汉代置为河东郡。这样一来,聂氏家族形成以黄河中下游为主的山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的分布状态。
    汉朝统治者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开始从人口稠密的中原地区往长江以南移民,聂氏家族也随着移民的脚步进入了长江流域并定居下来,其中有一支定居在浙江境内的聂族发展迅速,不久便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这就是后来的新安郡。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聂氏家族曾经主动或被动的在中华大地上来回迁徙,最后把大本营扎在江西,在江西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后由“江西填湖广”,再由“湖广填四川”,以江西为中心分播全国各地,仰或世界各地。(未完待续)


(阅览次数:13111次)  【  】 【告诉好友】 【关闭】   

你是第 位访客  地址:重庆市渝北区回兴松鹤路108号2-16  邮编:401120 电话:023-67527534  

 邮箱:yeguang315@163.com QQ群:196426576   后台管理 

本网站由 重庆立春文化艺术传播中心技术支持与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渝ICP备110076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