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聂氏始祖多项不同名讳之初探 ——兼议始祖之家族身世、所属封国及生活年代
来源:安徽宣城 聂 猷 轩
“天下无二聂”,早已成为聂族的共识。当今散居在全国乃至全世界各地的一百四十多万宗亲,尽管各自分属于不同的聂氏族脉分支,但都认定是源自同一位始祖。只是在各自的族谱之中,对始祖名讳之记载不尽相同而已。多数记载为“奭公”,也有记载为“僎公”、“弼公”、“衡公”,还有记载为“以忠公”。例如:
1、“姜尚封于齐(齐丁公)封支子于山西聂城,以邑为氏,郡河东,聂受姓始祖弼。”( 湖南娄底印渓《聂时族族谱》)
2、受姓始祖奭,齐大夫食采于聂,因以姓为焉,地属河南开封原武县,(江西吉水县大巷《聂氏族谱》)
3、“奭--以忠--丰--铭--春……我姓实始春秋,卫大夫有功于王室,周天子录其功食采于聂邑,因以为姓,肇自河东,受姓始祖奭。”(江西川塘《聂氏族谱》)
4、“据厥族之源流考之,聂之受姓,粤自春秋时,以忠公食采聂郡始,数传讫昭公,为汉代王太傅,后王入继大统,恩封河东郡,公斯又为聂氏得郡之由。迨晋武帝左相假节公……”(江西吉水下欧乾隆二十二年《大成聂氏宗谱·增田五修族谱老序》)
5、“以忠公承厥考僎公卫大夫爵,食采聂邑,甚得属地之民心,时犾人侵侮,我祖奋神勇,秉斧钺起义,师佐文公以中兴,君录其功,周天子赐姓以聂,故以公为一世祖。”(永丰《大成聂氏族谱》)
6、受姓始祖奭,齐大夫食采于聂,因以姓为焉,地属河南开封原武县,(江西吉水县大巷《聂氏族谱》)
7、“聂氏之先本姜姓也,盖自太公股肱周室,始封于齐,因以齐地聂城,封其支子为齐附庸,后遂以国为氏,此聂氏得姓之源也,奭(齐丁公支子,名衡),周平王时为卫大夫,食采于聂,因以此为姓之源也。”(湖北黄梅《聂氏族谱》)
8 、吾族得姓之始曰衡大夫,是姬姓之裔胄也,食采于聂,是聂为卫邑以邑为氏者也。(安徽太湖于乾隆五十六年《聂氏宗谱·聂氏得姓辨》
9、“考我聂氏肇自周时卫大夫奭食采于聂,以地为姓,今山西晋阳之霍州也。”(湘南光裕堂聂氏五修族谱《聂氏谱姓说》)
10、“奭……左传杜注,聂北邢地,姓氏谱云,河东郡系出姜姓,齐丁公封支子于聂城,为齐附庸,后以国为氏。《传书汇纂》云,今山东东昌府聊城县东北有聂城,齐之西界近邢地也。”(萱州《聂氏宗谱》)
11、“……及考先大夫所授,乃知我聂氏始于卫大夫奭,食采于聂,因以得姓聂,即今晋阳之霍州也。”(《永丰聂氏族谱·谱源》)
12、“河东郡糸出姜姓,周武王有天下,封姜太公丁公支子奭于聂城,为齐附庸,以国为氏,而姓始焉。”(湖北通城《聂氏族谱》)
13、“聂氏之谱以卫大夫奭为始祖,世居霍邑。”(永丰《聂氏三修谱·旧序二》)
类似上述记载还有很多,此处从略。应该肯定,这些记载都是经过无数次地转抄刻录才保存下来。在转抄刻录过程中,自然难免出现字词的个别差误。然而一般说来,转抄刻录始祖的名讳,都会是慎之又慎,不可能出现半点差失。这就是说,上述谱之所载始祖名讳,都会各有所本,有据可依。有人认为,“奭”和“弼”之间,以及“弼”、“衡”、“僎”之间都存在局部形似之处,如果它们出现在古版族谱的残破模糊之处,就很有可能因抄录误判而错位。单就现代文字传抄过程而论,当然不能排除这种可能性。但是,若把它们放在所处历史文化环境中细致观察,对这些不同的名讳进行全面分析,恐怕就不是这样简单了。为了说明问题,就需要简要介绍汉字发展史以及我们始祖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
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成长进步,经历了漫长悠久而又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周易·系辞下传》说:“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说,古代伏羲氏时“作易八卦,以垂宪象”;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到了黄帝时,“仓颉初造书契”,才有了文字。这些记载不一定可靠,但是也给我们提供了汉字产生的一些线索。在“结绳为治,而统其事”时代,“结绳”是实物记事的一种方法,“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但它毕竟太简单,遇到比较复杂的事物,或者稍许复杂一些的思想,单靠结绳自然无济于事。于是人们逐渐学会在石块或兽骨上刻画痕迹或图形用来代替结绳,以便于记事或传递信息。这些图画都是“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画出来的,使人们见了这些图形便了解它的意义。但这还不是文字本身。经过成千上万次尝试和不断演变,图画逐渐定了型,有了读音,便发生质的飞跃出现了早期汉字。“黄帝之史仓颉……初造书契,百工以治,万品以察”,这说明黄帝时代出现了“百工”和“万品”,社会生活变得复杂,于是产生了文字,以与生活现实相适应。不过,从实物记事到画图记事,再到简单的象形文字,这是汉族祖先世世代代社会实践的结果,不会是某一个人的创造。如果确有仓颉这个人,或许他曾对已出现的汉字进行过搜集和整理工作,对汉字的发展有过较大的贡献。最早成批出现的汉字,见于商代的甲骨文,后来又经历了由籀(大篆)变篆(小篆)、变隶、再变楷的漫长发展过程。
我们始祖的生活年代,只是通行籀文。籀(大篆),是一种象形文字,所谓“象形文字”,并不是直接简单地以其形象显其文义,而要遵循“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等六义来显现和理解其文义。即“夫指事者,在上为上,在下为下也;象形者,日满月亏,效其形也;形声者,以类为形,配以声也;会意者,止戈为武,人言为信也;转注者,以老寿考也;假借者,数言同字,其声虽异,文意一也。”(《晋书·卫瓘传》)此时的文字,还没有完全定型,都会顺随时间、地域的变换而不断改动。原本已是通用的文字,过了几代人们就无法辨认了。只有那些被广地域、长时间通用的文字,才逐步发展成后来的汉字。正因如此,始祖的名讳,与现代人名相比较,就会有所不同。现代人名在定下“字号”之后,其“字号”的外形和内涵就相对恒定,外力无法加以改变。而始祖的名讳,就会随着汉字的发展变化,渗入文字传承者的某些主观意愿。
我们始祖名讳的原始形状及其读音,现在已经无法考证了。但是,仍然可以根据籀文的本质特征,来探讨存于族谱之中奭、僎、弼、衡等名讳的原始可能性。从此四字的外形看,其原始形状肯定存在两个类似“百”(或两个类似“巳”,或两个类似“弓”)的符号,这是它们由原始形状变成如此字形的前提条件。其读音,则要根据它们由籀(大篆)变篆(小篆)再变隶的结果而定。汉字成“隶”之后,其形、音、义就大体稳定了。不过,隶书初行,仅用于官方文书。汉代之后,直到三国、两晋,大篆、小篆仍通行于民间。据查《金石大字典》和《说文解字》,奭、弼、衡三字最早见于《古文尚书》和钟鼎文,到了西晋,其篆体仍在民间通行,而且字形一直在变。在《说文解字》中没有出现“僎”字,说明它定型更晚。由此可见,上述四个字被用作始祖的名讳,是生活在不地域的始祖后裔,根据各自对籀文的理解,分别作出了不同的选择。他们作出不同选择的基本思路是:成型的汉字结构与其籀文笔法存在某些共同的形似之处;成型汉字的文义,与他们各自对籀字文义的领会和理解大体接近。先说他们所看重的汉字文义:
“奭(shì世)”,盛貌,具有声望显赫之意。《说文·皕部》:“奭,盛也。”段玉裁注:“《释诂(训)》云:‘赫赫’……今人本作‘奭奭’。《常武》毛传云:‘赫赫然,盛也。’按:奭是正字,赫是假借字。”
“弼(bì毕)”,辅佐。《书·益稷》:“予违汝弼,汝无面从,退而后言。”孔传:“我违道,汝当以义辅正我。汝不能当面听从,退朝之后再议论。”
“僎”,此字读音有二:一读为“僎(zhùan赚)”,是“具备”、“完善”之意。二读为“僎(zūn尊)”,通“遵”。《集韵·谆韵》:“僎,辅主人者。”其义与“弼”相似。用作人名,当读为“僎(zūn尊)”。
“衡”,星名,即北斗第五星,也用以泛指北斗星。《汉书·天文志》:“衡殷南斗。”古人认为它处于“斗之中央”,“主迴转”,所以又喻之为“行政权力中枢”。此外,在一些权威的《字典》中,其文义多达30多种,而用作人名,多沿用此义。
以上四字之文义,大同小异。大体都是:地位尊贵,人品高尚,功勋卓著,声望显赫。所有这些,都与传说中的聂姓始祖“被国君派任聂地大夫,政绩显赫,辅佐治国有功,受到周天子褒奖,赐以地名为姓”等等直接相关联。因此,生活在不地域的始祖后裔,根据各自对籀文的理解,分别把上述四个汉字视为原型“籀”字发展变化之必然,有其合情合理之处。我们今天续修族谱,都可继续沿用,没有必要取此去彼。
此外,前录谱文之中,有的把“以忠”当作始祖名讳,甚至认为“以忠公”就是“奭公”。显然是一种误解。江西吉水下欧乾隆二十二年《大成聂氏宗谱·增田五修族谱老序》说:“据厥族之源流考之,聂之受姓,粤自春秋时,以忠公食采聂郡始……。”这是人们把“以忠公”当作始祖的重要根据。但若用更早的族谱内容与之相对照,就可显现其误解之处。据永丰《大成聂氏族谱》记载:“以忠公承厥考僎公卫大夫爵,食采聂邑,甚得属地之民心,时犾人侵侮,我祖奋神勇,秉斧钺起义,师佐文公以中兴,君录其功,周天子赐姓以聂,故以公为一世祖。”这就说明,“以忠公”是继承其父“僎公”的大夫爵位。如果认定“以忠公”为始祖,就要称“僎公”为“太始祖”。“僎公”和“奭公”是同一位祖先,而“以忠公”和“奭公”绝对不是同一位祖先。为了统一于将来的《中华聂氏通谱》,当然还是应该视“僎公”为始祖,视“以忠公”为二世祖。
在前面所录的全部谱文之中,涉及始祖的家族身世、所属封国及生活年代,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记载:一种认为始祖是在西周早期由齐丁公派往聂地为大夫,另一种认为始祖是在春秋时期由卫文公派往聂地为大夫。翻开古代族谱,这两种不同的观点,至少已经争论了三、四百年。在前些日子,不少宗亲仍在为此而伤透脑筋。而且各方在陈述己见之时,都表现出了对祖先的高度孝诚。人之常情,正是如此:老祖先传下来的说法,无论谁要改变它,内心的情感都会难以接受。在本人看来,这两种不同的观点,已经到了应该统一和必须统一的时候。并且已经具备了取得认识统一的主客观条件。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和谱谍知识的普及,族亲们对于类似问题的研究,已经大致取得了如下的共识:
第一,古修族谱的任何优秀版本,都不可能是白璧无瑕。而古修族谱瑕疵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当时社会历史环境的局限性所致。修成族谱并使之永久传承下来,是所在聂族群体文明根基深厚的生动体现。即使该谱存在很多瑕疵,也丝毫无损于所在聂族群体的光辉形象。修成、珍藏、传承此谱的聂族群体,将会永远受到全体中华聂族的崇敬。
第二,珍藏祖谱与续修新谱是传承聂族优秀文化的一体两面。前者是具有生命力的根基,后者是郁郁葱葱、朝气蓬勃的枝叶。传承聂族优秀文化,两者缺一不可。所谓“珍藏”,就是要保证祖谱完整无损和绝对安全,让其原模原样永久地传承下去。既要存其精萃,也无须在原版上改其瑕疵。因为瑕疵存于原版,可以使后人更有深度地认知历史,并可从中得到相关有益的启示。所谓“续修”,必然包含着继承创新。就传承聂族文化而言,一方面要顺应时代潮流,对文化精华进行创造性地转换,使之适应当代聂族文明前进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要对某些族谱疑点(瑕疵)进行有根有据的考核辨正,使其显现出更美、更灿烂的光辉。无论是原模原样地“珍藏”,还是有所创新地“续修”(包括对某些谱存疑点的辨正),都是用实际行动表达出对祖先的无限孝诚。
第三,对族谱疑点(瑕疵)进行有根有据的考核辨正,是一项十分严肃的史学研究活动,而且必须是以追求客观真理(历史的客观存在)为唯一目的。因此,其正当研究途径,只能是以族谱文本为基点,以国家正史(包括先秦典籍、二十四史、地方志以及经国家权力部门批准的考古新发现等等)为佐证。所谓“以族谱文本为基点”,就是只能针对族谱文本显现出的相关问题进行考证研究,不能把族谱内容之外的题材(例如,姓氏学术理论研究文集和文艺小说文本之中的相关题材)扯进族谱研究范围。所谓“以国家正史为佐证”,就是对族谱疑点的认定或否定,都必须在国家正史中找到相关的史实根据。
由于有了上述共识,近来的聂氏族谱研究比以往更加顺畅。循此前进,前述有关始祖家族身世、所属封国及生活年代的研究,就很有可能在不太长的时间内,划上圆满的句号,取得让大家都满意的结果。好在“中华聂氏通谱工程”已经启动,聂氏族谱研究工作的辉煌成果,更值得期待。
以上浅见,仅供研究参考!
安徽宣城 聂 猷 轩
|